來源:中農集團 發表時間:2025年8月31日點擊:914
當前秋糧生產正處于產量形成關鍵期,同時也是氣象災害多發頻發期,農業防災減災形勢較為嚴峻。中農集團積極應對自然災害,幫助農戶做好抗旱救災工作,助力奪取秋糧豐收。
科學抗旱保秋糧
7月以來,河南遭遇持續高溫干旱天氣,農作物生長面臨嚴峻挑戰。中農集團在豫所屬各公司迅速行動,深入田間地頭積極組織抗旱保秋糧行動,精準對接農戶需求,全力緩解旱情壓力。
眼下,中原大地的玉米處于灌漿至乳熟的關鍵期,需水量大,干旱易導致玉米灌漿不足,影響籽粒飽滿度與產量。中農控股河南分公司為農戶提供具有保水保肥、增加作物根系生長,提升作物抗逆性的肥料,助力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補充生長所需養分,促進生長恢復。同時積極調配抽水泵、滴灌帶等抗旱物資,幫助農戶解決“取水難、灌溉難”的問題。另外開展技術培訓近30場,詳細講解肥水管理等關鍵田管措施,全力降低旱情對農業的影響。
目前,中農控股河南分公司已服務農田近 47 萬畝次,持續跟蹤服務的作物生長情況得到有效改善。
“旱得最厲害時,玉米葉子卷得像麻花,我蹲在地頭直發愁。”河南商丘虞城縣農戶楊彪感激地說,“中農送來控失型復合肥,還教我啥時候澆水、澆多少,現在玉米都抽雄了,這季收成終于能保住了!”
在安陽滑縣、開封尉氏縣等地,中農立華河南團隊積極開展抗旱防病專項農技服務行動,助力農戶應對干旱挑戰,守護秋糧生長安全。
“持續干旱不僅會導致玉米葉片萎蔫,更會降低植株抗性,極易誘發褐斑病、南方銹病、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害的集中暴發,造成減產。”中農立華技術員梁策在地頭向農戶講解,“我們的目標是抗旱和防病兩手抓,既要通過葉面營養管理增強作物自身抗旱能力,也要精準施藥,將病蟲害扼殺在萌芽狀態,避免旱災與病蟲災的疊加危害。”
中農立華河南團隊針對不同地塊的實際情況,為農戶制定具備“一噴多促”的“中農鼎糧柱”作物健康解決方案,將葉面肥、殺蟲劑、殺菌劑科學復配,在補水減損的同時,全面防控病蟲害,為玉米生長保駕護航。
為解決干旱天氣下人工打藥效率低、用水量大、人員易中暑等問題,中農立華河南團隊緊急調集植保無人機飛防服務隊馳援滑縣。目前,已在滑縣完成飛防服務3萬畝次,有效解決了當地小農戶地塊零散、打藥效率低的問題。
中農聯合河南技術團隊通過在商丘、駐馬店、南陽等地墑情檢測、生長評估,并結合當地土壤、玉米品種特性及干旱情況,推出“增彩”解決方案,以“補水保墑、精準施肥、促弱轉壯”為技術核心,同時包括節水灌溉等措施,幫助農戶有效應對旱情。
中農聯合河南技術團隊還組建專項行動小組,通過田間指導、線上培訓等多種形式,推動方案落地見效。
7月以來,陜西關中平原也陷入“炙烤模式”,土地干裂失墑嚴重。中農農服所屬中農陜西實業緊急調配10 余臺噴灌機,迅速投用并培訓村級工作人員,帶領農戶開展灌溉作業;針對玉米田塊不同生長情況實施差異化管理,通過高地隙噴霧機與無人機飛防作業相結合,對弱苗田塊追施高氮水溶肥,玉米生長中后期進行“一噴多促”服務,全力保障玉米正常生長。
截至 8 月 25 日,中農陜西實業已在富平縣10個鎮29個村完成 3.6 萬畝飛防作業,保障托管地與試驗示范田的玉米植株始終保持郁郁蔥蔥,以科學田管筑牢豐收根基。
愛心肥料助力災后復產
入汛以來,華北、東北多地遭遇強降雨,部分地區農業受災。中農集團加強農資保障,馳援所需肥料,做好技術指導,幫助受災農戶盡快恢復農業生產。
其中緊急向張家口沽源縣、寶昌鎮、康保縣、白旗鄉、塞北牧場等地捐贈肥料近30噸,向北京市平谷區災區捐贈肥料20余噸,向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受災較重的五原縣豐裕鎮和烏拉特前旗西小召鎮捐贈肥料近40噸,共計幫助近2萬畝農田復產。捐贈的肥料包括有機無機復混肥、中微量元素水溶肥、磷酸二氫鉀、植物免疫蛋白等,可以有效提高作物抗病抗逆能力,切實降低農戶損失。
在捐肥捐物的同時,各地的中國農資·為農服務中心還通過制作農技指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向農戶廣泛傳播災后田間管理技術要點。
“中農及時送來了優質農資和技術指導,解決了我們的實際困難,非常感謝幫助和支持!”張家口市沽源縣小河子鄉馬鈴薯種植戶梁明月說。
目前捐贈的肥料已全部運抵災區,發到農戶手中。中農集團將持續關注災情動態,做好農資保障與技術服務,助力豐產豐收。